开封肿瘤

80的患者都不知道中医治肺癌有哪些误区

2022-04-16 06:34:38 来源: 开封肿瘤 咨询医生

80%的患者都不知道:中医治肺癌有哪些误区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经基因检测有突变的患者才可使用分子靶向药物,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。 一、中医治癌是否被夸大? 中医治癌,有其自身特色:对于晚期癌症患者,有改善症状、提高生活质量、延长生存期的作用;对于癌症术后患者具有预防复发、抗转移的作用;对于进行放化疗的患者,有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。 中医治癌也有被夸大的地方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: 1、一个偏方治遍所有癌症 网上曾流传每日服用蜈蚣1至2条治癌、生吃泥鳅治癌的说法,民间亦有将癞蛤蟆晒干、或者烧成灰吃下去能治疗癌症的说法。这种说法,实则为中医的系统治疗带来弊端,也可能延误患者治疗。 2、将个案的成功无限扩大化 曾有报道某中医门诊部经过中医的辨证施治,临床治愈一例癌症患者。但它只是一个成功的个案,并不能证明这个中医治疗方案对所有白血病患者具有百分之百的 。 3、癌症患者可以只吃中药,不进行手术、放化疗等其他治疗 这说法是片面的。中医治疗癌症,主张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治疗,对于有手术和放化疗指征的患者,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我们主张多学科治疗应同时或先后进行。 二、滥用中成药危害几多? 近年来,中成药也常出现在人们生活中,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,经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成品。临床常用的抗癌中成药已超过100种,剂型包括针剂、口服、外用等。合理使用抗癌中成药是保证和提高中医治疗 临床 的关键,也是最大限度发挥中药抗癌作用的重要前提。 使用应遵医嘱并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:抗癌中成药品种繁多,药物组成不一,特别是针剂,在使用前尤要熟知药物特性、使用方法、常用剂量、毒副作用等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,减少副反应。 如滥用中成药可导致以下危害: 1、抗癌中成药大多无明显毒副作用,但使用时间较长后,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适反应,临床运用时要及时处理。 许多患者听病友介绍或者看各类广告会自行购买多种抗 的中成药,觉得吃的种类越多,抗癌作用越强,认为天然中药没有副作用。这样的观点危害很大,我们常说“是药三分毒”,即使是植物药,也有一定的毒副反应。 例如,长期或过量服用华蟾素片、消癌平片,则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伤,轻则停药后缓解,重则造成肝肾功能衰竭。长期服用复方斑蝥胶囊,而又不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,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。 所以在门诊中,医生一般会让患者3个月复查一次血常规、肝肾功能等指标,监测指标变化,一旦发现肝功能、肾功能有异常时,会及时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,或者直接停药。 2、中成药的使用不能脱离中医的辨证与辨病。 中成药如随意使用则无法发挥 ,更有可能延误病情。中医药治疗精髓在于辨证论治,是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症状、体征、舌脉来辨证用药的。如果自己随意使用则有可能使病情反复,使病期延长。 3、抗癌中成药由于组方的特殊性,有些药物强调配伍禁忌,在使用时应特别加以注意服用方法和食物禁忌。 抗癌中成药如参一胶囊,火热证或阴虚内热证者慎用;肝复乐片,有明显出血倾向者慎服;抗癌平丸,服药期间忌食霉菌类食物;复方天仙胶囊,忌凉、硬、腥、辣食物等。 三、放化疗可否联合中医? 中医药可以减轻放化疗、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,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。 放、化疗是目前癌症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。化疗时,近期可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便秘等症状,一周至两周则常可能出现因骨髓抑制而造成外周血异常(白细胞、血小板减少),甚至使肝肾功能受损。 化疗药物在杀死活跃的癌细胞时,也会损伤人的正常细胞。在临床研究中曾发现,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。 如使用健脾和胃中药,或同时使用中医外治方法(耳穴、相关穴位敷贴),可以改善恶心、呕吐、便秘; 可以通过补益气血、补益肝肾的药物改善骨髓抑制造成的外周血象异常;加入护肝益肾药物,可以起到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。 患者放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肺炎、放射性食管炎、放射性肠炎,及局部皮肤受损。可以选用沙参麦冬汤、百合固金汤等养阴生津的草药来改善因放疗造成的不良反应,如咳嗽、咳痰、咽干、咽痛、腹泻。 经基因检测有突变的患者才可使用分子靶向药物,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。 靶向治疗中可见全身性皮疹、皮肤瘙痒,或有出现大便增多或不成形的症状。 中医认为,皮疹颜色鲜红是热毒旺盛、血热妄动的表现,可以选用“ 地黄汤”清热凉血;腹泻明显,属于湿热 ,可服用清热利湿、厚肠止泻的药物,减轻毒副反应。
TAG: